丁家立

人物小传

丁家立(1857-1930),男,美国籍,生于美国麻省波士顿城,著名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和欧伯林大学研究院,1900年达特茅斯大学授予丁家立法律名誉博士,协助盛宣怀创建北洋西学学堂。曾任美国驻天津领事馆副领事、美国代理驻华公使、清政府直隶省高等学堂总教习。

1895年至1906年任北洋大学堂(北洋西学学堂)第一任总教习,1896年至1908年北洋大学堂留美学生监督。

丁家立自1895年被盛宣怀聘请担任北洋大学堂第一任总教习,到1908年完全脱离北洋大学堂返美,以总教习的身份主持该校校务10多年,是北洋大学的莫基人之一。

丁家立对盛宣怀提出的“兴学强国”主张很是赞同,积极参加学堂的筹备工作,与盛宣怀一起细致地研讨办学章程、方法、实施计划等,参照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模式规划了北洋大学堂的办学模式,明确规定设立头等学堂、二等学堂各一所,形成了层次教育结构,并使普通学堂与高等学堂的学制、课程设置与北洋大学堂的教学相联系,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北洋大学堂创建之初按照盛宣怀和丁家立商定的《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管理学校,对于总办和总教习的职权、教习的延请、功课的考核、学堂的经费、学生的录取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补助等,都一一做出规定。为使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1904年参照新学制,丁家立主持制定了《天津大学堂新订各规则》,分门别类地规定了学校教学管理等各项制度,总办规则共16条,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有章可循。

师资力量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丁家立遵循现代教育规律,严格延聘教习和招生环节。学堂创立之初,丁家立即提出头等学堂拟聘洋人教习5名,主讲工程学、算学、格物学、化学、矿物机器学、地学、机器学、绘图学、律例学等,华人教习汉文、洋文8名;二等学堂拟聘洋文华人教习8名,汉文华人教习4名。后来随着功课门类的增加,教习也随之增加。丁家立在任期间共延聘教习44人,其中洋教习10人,为北洋大学堂开创了延聘洋教习的先河。

丁家立贯彻“宁缺毋滥”的教育原则,严格教学培养,实行刚性标准的招生制度和考试、淘汰制度,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少而精,尤其是培养出的研究生人才,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历史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丁家立对北洋大学堂的创建与发展至关重要,功不可没。

相关图片 更多>>

代表性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