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

人物小传

盛宣怀(1844-1916),男,字杏荪,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1870年入李鸿章幕府,曾任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创办中国电报总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汉冶萍公司等近代重要实业,创建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公学。

1892年至1896年天津海关道,1895至1896年兼任北洋西学学堂第一任督办,为天津大学的首位掌校人,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肇始者。

盛宣怀在洋务事业的经营活动中深深体会到新式人才的急需和重要,在培养人才上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新式人才必须自己培养,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伏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的教育强国的主张。他在长期的洋务实践中认识到,“兴学强国”不能因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宗旨,必须推行“西学体用”“实事求是”的学习西方的办学经验。盛宣怀大胆起用美国人丁家立按照哈佛、耶鲁的模式规划北洋大学堂的建设蓝图,在学校建成后又聘请丁家立为学堂的总教习,掌管教学和学校日常工作。课程设置的头等学堂分为工程、矿冶、机械和法律四个学科,开设的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门课两大类。教学内容、教科用书、教学方法等均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从而确保了 学生培养的质量与美国著名大学处于同一水平。

盛宣怀主张精英教育,在师资选聘和挑选学生两个方面均执行严格标准,“宁缺毋滥”,淘汰率颇高。严聘教师,确保北洋大学堂的教育质量;严筛学生,例如在办校首年,香港招生报名应试者千余人,仅取十余名。教学实践中同样“严”字当先,通过各种教学规章的制定——譬如课堂座位按照考试名次排位——促成北洋大学堂学子之间的苦读之风。

按照盛宣怀“西学体用”的教育思想和“兴学强国”的培养目标,北洋大学堂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自己的大学毕业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培养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盛宣怀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他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培养新式人才的教育体系,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可贵的经验。

相关图片 更多>>

代表性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