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赵乃勤(1961—),女,籍贯江苏,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系主任,天津市材料复合材料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3年赵乃勤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就读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1997年就读于天津大学理学院,获材料物理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理事,天津市X射线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科协第六届委员。
赵乃勤曾主讲合金固态相变(国家精品课和网络资源共享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X射线学、工程材料学、合金热力学、材料表面与界面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编著专著1部,主编教材三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的博士生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能源相关纳米材料研究。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30余篇,论文他引8500余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研究成果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编辑,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钢铁研究学报、上海金属等期刊编委。
在教学中,赵乃勤率先提出并坚持“工程实际案例”教学法,她把基础性、前沿性理论问题与工程应用实践有机结合,把难度很高的核心专业理论通过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前沿话题和具体的工程案例巧妙结合、详加分析,使让人感觉枯燥深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提到“对赵老师的最深印象”,几乎所有学生都折服于她的勤恳和严谨。沙军威回忆起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时的情景时说,“赵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休息”,“时常是我夜里11点交稿,当天深夜还能收到赵老师的修改意见。不仅有实验方法、论证结构等方面的详细意见,就连论文里的标点符号错误使用都一一标记出来。不仅是我,每位她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论文都是这样一字一句推敲修改下完成的。”